1. 病因治疗(核心)
- 细菌感染:首选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
- 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需早期使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 真菌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需长期使用氟康唑或两性霉素B。
- 结核感染:规范抗痨治疗(异烟肼、利福平等),疗程需足量。
2. 对症支持治疗
- 降颅压:甘露醇快速减轻脑水肿,必要时联用糖皮质激素。
- 控制症状:退热(对乙酰氨基酚)、抗癫痫(苯巴比妥)、镇静等。
- 维持生命体征:重症需呼吸机支持,保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
3. 手术治疗(必要时)
- 脑脓肿穿刺引流、硬膜下积脓清创或脑室引流术,可快速缓解颅内高压。
4. 康复与护理
- 早期康复:病情稳定后进行高压氧、针灸及肢体功能训练。
- 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 营养管理:高蛋白饮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促进神经修复。
5. 加速恢复的关键
- 早诊早治:发病48小时内启动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 规范用药:严格遵医嘱足疗程用药,避免擅自停药。
- 预防并发症:勤翻身预防压疮,监测感染指标。
提示:轻症感染(如病毒性脑膜炎)可能数周恢复,重症(如细菌性脑炎)需数月甚至更久。建议定期复查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动态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