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治疗与监测
急性期需立即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血压稳定后逐渐恢复活动。家长需密切监测尿量、血压及水肿变化,发现异常(如尿量骤减、呼吸急促)需立即就医。 -
核心治疗手段
- 激素冲击疗法:首选甲泼尼龙静脉滴注,连续3天为大剂量冲击,后续改为口服泼尼松,疗程可能需2-3个月。
-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静脉冲击联合激素治疗是常用方案,可抑制异常免疫反应,每月1次连用6次。
- 血浆置换:早期应用可快速清除致病抗体和毒素,尤其适用于合并严重高血压或肾衰竭的患儿。
- 对症支持治疗
- 利尿消肿:使用呋塞米等药物缓解水肿,但需注意电解质平衡。
- 降压控制:硝苯地平或卡托普利可降低血压,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 抗感染治疗:若存在链球菌感染灶,需用青霉素或红霉素彻底清除。
-
重症管理
出现急性肾衰竭时需紧急透析(血液或腹膜透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肺出血等危重情况需配合免疫吸附治疗。 -
康复期管理
病情稳定后仍需低盐低蛋白饮食,逐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避免感染和剧烈运动。
提示:该病进展迅速,需在专业儿科肾脏团队指导下治疗。早期规范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但部分患儿可能遗留慢性肾脏损害,需终身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