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隔离症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手术治疗:是肺隔离症的主要治疗方法。
- 胸腔镜微创手术:目前多采用此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首选方式。手术关键是完整处理异常血管,切除病变肺组织,以达到根治目的。对于叶内型肺隔离症,由于常合并严重感染,患肺常粘连在胸壁上,分离粘连时要注意异常动脉,异常动脉多存在于肺韧带中,偶尔有来自腹主动脉的异常动脉,处理不当可造成术中及术后致命大出血。叶外型肺隔离症可行隔离肺切除,也多采用肺叶切除,手术中要特别注意寻找和处理异常血管,尤其是处理下肺韧带时更要小心,一旦异常血管损伤退缩回腹腔或纵隔内,会造成大出血,处理较为困难。
- 流域法精准切除术: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通过现代影像学的三维重建技术,结合 “流域法” 分析,可明确隔离肺组织边界,精准切除隔离肺组织,不损伤正常肺组织,保留患者肺功能;还具有不需开胸,精准微创腔镜即可治疗,术中精准阻断隔离肺支配血管,降低术中术后出血风险,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漏气风险低,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等优点。
- 介入治疗:通过栓塞迷走供血动脉,切断血流,使隔离的肺组织缺血、变性、萎缩,炎症逐渐消散吸收,从而消除感染源头,避免肺部感染反复发作。与传统手术相比,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可替代开胸手术的新型无创型治疗方法,但目前主要局限于新生儿和儿童患者的治疗,成人患者较少。
- 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有感染症状时,可服用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 V 片、地红霉素肠溶胶囊、复方头孢克洛胶囊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出现持续发热症状时,可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吲哚美辛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
- 一般治疗:包括呼吸护理,促进患者痰液排出;避免剧烈运动,减少氧气消耗;戒烟,减少或避免吸入二手烟,减少对气管、肺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对于产前超声扫描发现的肺隔离症,大多数可在产后根据病情进行治疗,伴羊水过多者,需进行产前治疗。叶外型隔离症患者若无任何症状,可暂不行手术,但需密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