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处理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常见处理方法如下:
一、立即处理措施
- 停止活动并静卧休息
立即平躺或静坐,避免头部剧烈运动,防止跌倒。 - 调整环境
保持环境安静、光线柔和,减少噪音和强光刺激。 - 冷敷缓解
若伴随头部充血,可用冷敷收缩血管减轻症状。
二、医学治疗手段
- 手法复位
针对耳石症(良性阵发性眩晕),通过Dix-Hallpike试验确诊后,由医生进行头部位置调整复位耳石,90%患者1-2次即缓解。 - 药物治疗
- 周围性眩晕:可服用地西泮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等。
- 中枢性眩晕或血液黏稠: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等改善循环。
- 物理治疗
- 针灸或推拿风池穴、百会穴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脑缺血。
- 颈椎问题引起的眩晕可采用颈椎牵引解除痉挛。
三、辅助护理与预防
- 生活习惯调整
- 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波动,劳逸结合。
- 补充钙和维生素D,降低耳石症复发风险。
- 晕动症预防
- 选择平稳座位(如车前排、船甲板),目视远处固定物,保持头部静止。
- 避免饮食刺激、饮酒,呼吸新鲜空气,必要时短途禁食。
四、需就医的情况
若眩晕伴随意识障碍、肢体无力、持续加重或复位后无缓解,需排除脑卒中、肿瘤等疾病,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或手术干预。
处理时应结合症状严重程度和诱因选择合适方法,必要时遵医嘱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