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冲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清除可能残留的毒液或污物。若伤口较深或毒素较多,冲洗时间可适当延长。 -
消毒处理
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轻柔擦拭伤口及周围皮肤,预防感染。注意避免使用酒精直接接触开放性伤口,以免刺激。 -
药物干预
- 抗感染:外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降低感染风险。
- 抗过敏:若出现红肿、瘙痒,可口服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缓解过敏反应。
- 止痛消炎: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等非处方止痛药。
- 观察伤口变化
若48小时内出现红肿扩散、渗液、发热等症状,可能提示感染或严重过敏,需立即就医。
注意事项:
- 避免抓挠伤口,防止二次损伤和感染。
- 若伤口较深或异物难以清除,建议及时就医清创。
以上处理措施综合自皮肤科和外科专业建议,具体用药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