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链球菌群感染的危害程度与感染部位、个体免疫力及治疗是否及时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如下:
一、直接感染引发的疾病
- 局部化脓性感染: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丹毒、蜂窝织炎等,表现为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肺炎、脑膜炎等深部组织感染。
- 侵袭性感染:细菌可能突破宿主屏障进入血液,导致败血症、坏死性筋膜炎等全身性感染,伴随高热、寒战、皮肤瘀点等危急症状。
二、毒素相关危害
-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由外毒素引发,表现为高热、休克、多器官衰竭,病情进展迅速且致死率高。
- 猩红热:致热性外毒素导致全身皮疹、“草莓舌”等特征性表现,多见于儿童。
三、超敏反应并发症
感染后2-4周可能诱发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关节痛、血尿、心脏瓣膜损伤等长期健康问题。
四、个体差异与预后
- 儿童感染:若未及时治疗,可能迅速进展为败血症或中毒性休克。
- 无症状携带者:若免疫力正常且无临床症状,感染危害相对较低。
总结:A链球菌群感染可能从轻微局部炎症到危及生命的全身性疾病不等,及时规范治疗(如抗生素使用)可显著降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