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病的处理需结合疾病分型和临床表现采取综合措施,具体如下:
一、急症处理
- 就地抢救原则:急性克山病需遵循“三早一就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地抢救)原则,立即静脉推注大剂量维生素C(5-10g),配合升压、扩容、亚冬眠等对症治疗。
- 改善心功能:对急性心源性休克或肺水肿患者,使用强心药(如毒毛旋花子甙K)、利尿剂(如呋塞米)及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
- 抗心律失常: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或硫酸镁;严重传导阻滞者需植入临时起搏器。
二、药物治疗
- 急性/亚急性期:
- 强心: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控制心力衰竭,但需注意剂量以避免毒性反应。
- 利尿:呋塞米、托拉塞米等减轻水肿,需监测电解质。
- 慢性期:
- 长期使用中小剂量地高辛联合血管扩张剂(如硝酸异山梨醇、卡托普利)改善心功能。
- 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用于潜在型患者,改善心肌顺应性。
- 辅助用药:辅酶Q10、二磷酸果糖等改善心肌代谢。
三、营养与生活方式干预
- 补硒:通过富硒食物(海产品、动物内脏)或药物补充硒元素,改善心肌功能。
- 饮食调整:低盐低脂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如钾、镁)摄入。
- 避免诱因:防止过度劳累、寒冷刺激、情绪激动,保持规律作息。
四、其他治疗
- 器械治疗: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或终末期患者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或心脏移植。
- 冬眠疗法:适用于急性期烦躁、呕吐患者,采用氯丙嗪、异丙嗪等减轻心脏负担。
五、长期管理
- 定期复查:监测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评估心脏大小及功能变化。
- 心理支持:通过心理咨询缓解焦虑抑郁,家属配合增强治疗信心。
综上,克山病处理强调分型施治、药物与非药物结合,并注重长期健康管理,以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