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病的处理需根据临床分型及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综合措施,具体方案如下:
一、急症处理
-
急救原则
- 遵循“三早一就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地抢救),快速静脉推注大剂量维生素C(5~10g),配合扩容、升压等措施纠正心源性休克。
- 对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使用利多卡因、胺碘酮等药物,必要时安装临时起搏器。
-
对症支持
- 镇静与氧疗:对躁动或呼吸困难者,给予吗啡、安定等镇静剂,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 亚冬眠疗法:适用于频繁呕吐或精神紧张者,通过氯丙嗪和异丙嗪降低代谢需求。
二、药物治疗
-
改善心功能
- 强心剂:急性心衰时使用毒毛花苷K等快速洋地黄类药物;慢性期改用小剂量地高辛。
- 利尿剂:急性肺水肿用呋塞米静脉注射,慢性水肿可口服螺内酯或氢氯噻嗪。
- 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卡托普利等减轻心脏负荷,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慢性心衰。
-
抗心律失常
- 频发室早或室速者首选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后改为口服胺碘酮或β受体阻滞剂维持。
三、营养与生活方式干预
-
补硒治疗
- 通过富硒食物(海产品、动物内脏、坚果)或硒补充剂纠正硒缺乏,每日推荐剂量为50~200μg。
-
饮食调整
- 限制钠盐摄入,增加优质蛋白(鱼肉、豆类)和富含钾、镁的食物(香蕉、菠菜)。
- 避免高脂饮食、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咖啡、浓茶)。
四、手术与其他治疗
-
起搏器植入
- 对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严重心动过缓者,需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
心脏移植
- 终末期患者若内科治疗无效,可考虑心脏移植。
五、长期管理
-
定期监测
- 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
-
避免诱因
- 预防感染、寒冷刺激及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
分型处理要点
- 急性型:以抗休克、纠正心律失常为主,配合大剂量维生素C及升压药。
- 慢性型:长期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结合低盐饮食和适度活动。
- 潜在型: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筛查心脏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