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政策,医保个人账户的异地家庭共济功能已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具体规定如下:
一、跨省使用范围
-
覆盖范围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有17个省份、146个统筹区实现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一线城市,以及河北、江苏、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
-
使用对象
支持职工医保参保人将其个人账户资金用于支付本人及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在参保地的合规医疗费用(如门诊、住院自付部分)。
二、操作流程
-
开通医保钱包
-
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注册并登录后进入【医保钱包】服务界面。
-
确认转账人和收款人所在城市均开通了医保钱包功能。
-
-
绑定亲属关系
-
在【医保钱包】中添加共济对象,需输入亲属身份信息并完成绑定。
-
部分城市(如北京)需在医保公共服务平台同步维护家庭共济关系。
-
三、注意事项
-
地域限制
-
目前仅覆盖全国17个省份,其他地区需关注当地医保部门通知。
-
跨省使用需在参保地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如长期异地居住备案)。
-
-
报销规则
-
家庭共济资金仅限支付医保目录内的合规费用,超出部分需自费。
-
不同省份对可报销比例、起付线等细节可能有所差异,建议提前咨询当地医保部门。
-
四、常见问题
-
异地就医备案 :需通过当地医保平台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未备案费用无法报销。
-
账户余额限制 :每年有6万元起付线,超出部分需自费。
综上,医保个人账户异地家庭共济功能已逐步推广,但具体操作流程和覆盖范围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参保人提前咨询当地医保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