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
- 饮食调整:保证充足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长时间饥饿或低血糖。可随身携带糖果、蜜饯等高糖食物应急。
- 生活习惯:养成定时定量进餐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部分患者可通过按摩水道穴、水泉穴等中医理疗改善排尿功能。
二、对症治疗
- 低血糖处理:若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出汗),需及时补充葡萄糖,如口服葡萄糖酸钙锌溶液或肌注葡萄糖注射液。
- 电解质紊乱:并发水电解质紊乱时,需静脉输液补充电解质(如钾、钠)。
- 药物使用:
- SGLT-2抑制剂相关糖尿:需注意预防尿路感染,多饮水并保持外阴清洁。
- 合并糖尿病:若需控糖,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等药物,但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三、对因治疗
- 原发性肾性糖尿:通常为良性,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即可。
- 继发性肾性糖尿: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慢性肾炎、多发性骨髓瘤等。例如:
- 肾小球肾炎患者需限盐、限蛋白,并使用氢氯噻嗪、泼尼松等药物。
- 间质性肾炎需控制感染或使用免疫抑制剂。
四、特殊人群管理
- 妊娠期患者:需加强营养,多餐饮食,定期监测血糖及肾功能。
- 严重病例:若出现酮症酸中毒,需紧急补液并静脉输注胰岛素。
五、预后与随访
多数原发性肾性糖尿预后良好,但需定期检查肾功能和尿糖;继发性患者需长期管理原发病。建议每3-6个月复查血糖、电解质及肾脏超声。
提示: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避免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