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S的处理需综合多学科协作,核心措施包括:
-
病因治疗
首要措施是解除原发病因,如控制感染(使用针对性抗生素)、处理创伤或纠正休克。对于误吸患者需及时通过支气管镜清理气道,创伤患者需镇痛并固定骨折部位。 -
呼吸支持
- 氧疗:初始给予高浓度氧,必要时升级为无创/有创机械通气。
- 机械通气:采用低潮气量(6-8 mL/kg)和低平台压策略,每日实施俯卧位通气(≥16小时)改善氧合。
- ECMO:适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重症患者,提供体外氧合支持。
-
液体管理
实施限制性液体管理,维持液体负平衡,优先使用利尿剂减轻肺水肿。 -
药物治疗
- 抗炎: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抑制过度炎症反应。
- 抗感染:根据病原学检测(如mNGS、血培养)选择敏感抗生素。
- 循环支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
并发症防治与康复
- 预防深静脉血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
- 早期开展“呼吸-肌力-心理”三位一体康复训练,促进肺功能恢复。
- 加强营养支持,优先选择肠内营养。
整个过程需动态监测血气分析及影像学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