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的处理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患者状态分层应对,以下为综合医学指南和临床实践的处理方案:
一、现场处理措施
- 清醒患者
- 立即补充15-20g快速升糖食物:如葡萄糖片(首选)、含糖饮料(果汁150ml)、蜂蜜1汤匙、糖果3-5颗或方糖3-4块。
- 15分钟后复测血糖:若仍低于3.9mmol/L(糖尿病患者)或2.8mmol/L(非糖尿病患者),需重复补充糖分。
- 后续加餐:症状缓解后,若距离下一餐超过1小时,需补充含蛋白质或复合碳水的主食(如面包片、饼干3-5块)防止二次低血糖。
- 昏迷或无法进食患者
- 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60ml(约200-300mg/kg),随后以5%-10%葡萄糖液持续静滴,维持血糖8.3-11.1mmol/L。
- 替代方案:若无静脉通路,可肌注胰高血糖素1mg(成人)或0.5mg(儿童),10-15分钟起效。
- 避免误吸:禁止强行喂食,保持侧卧位清理呼吸道。
二、特殊人群处理
- 糖尿病患者
- 若因磺脲类(如格列本脲)或长效胰岛素引发,需持续监测血糖24-72小时,必要时输注10%葡萄糖。
- 使用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时,需直接口服葡萄糖而非淀粉类食物。
- 孕妇
- 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苹果、全麦面包),避免空腹运动,随身携带坚果类零食缓冲血糖波动。
三、后续医疗干预
- 病因排查
- 排除胰岛素瘤(需手术切除)、肝肾功能异常、药物过量等病因,进行胰岛素/C肽检测、腹部CT等检查。
- 调整降糖方案:反复发作者需减少胰岛素剂量或更换药物类型。
- 脑水肿预防
- 昏迷超过30分钟者,静滴20%甘露醇40g(20分钟内输完)减轻脑水肿。
- 使用地塞米松10mg每6小时一次(最多3次)保护脑功能。
四、预防措施
- 规律饮食:每日3主餐+2-3次加餐,避免空腹超过4小时。
- 应急包配备:随身携带葡萄糖凝胶、胰高血糖素笔及医疗警示卡。
- 运动管理:运动前监测血糖>5.6mmol/L,运动中每30分钟补充15g碳水化合物。
注意:低血糖纠正后仍需密切观察24小时,警惕“反跳性高血糖”和二次低血糖。建议患者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及处理效果,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