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专家论证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工程概况
- 工程基本信息:明确工程名称、地点、规模,包括基坑的开挖深度、面积等,以及周边环境状况,如建筑物、道路、管线分布情况等。
- 地质条件:详细分析场地的地层结构、土质类型、地下水位及水文地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软土地层、流沙层、溶洞等不良地质条件,以及对基坑施工的影响。
-
设计方案
- 支护方案:评估支护结构的形式、材料和构造是否合理,如采用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土钉墙等支护形式时,需考虑其适用性和稳定性。同时,要检查支护结构的计算参数、嵌固深度、冠梁设置等是否符合要求。
- 止水方案: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深基坑,止水措施至关重要。论证止水帷幕的深度、厚度、搭接方式,以及降水井的布置、数量、深度和抽水设备的选择是否能够满足降排水要求,确保基坑干燥作业条件。
- 基坑开挖方案:审查开挖方式(如放坡开挖、中心岛式开挖、盆式开挖等)、开挖顺序、分层开挖厚度等是否合理,避免因开挖不当导致土体扰动过大、边坡失稳等问题。
-
施工组织与管理
- 施工进度计划:评估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确保各施工工序之间的衔接紧密、有序,不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同时要考虑季节性气候对施工的影响。
- 施工资源配置:检查施工单位的人员配备、机械设备投入是否满足施工需求,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人员的数量和资质,以及挖掘机、起重机、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的种类、数量和性能是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 施工监测方案:论证监测点的布置是否合理,监测项目是否齐全,如基坑支护桩的位移、沉降观测,地下水位变化监测,周围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等,以确保能够及时掌握基坑的变形情况,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 风险识别:全面识别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如基坑坍塌、渗水、周边建筑物沉降、地下管线破坏等风险。
- 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 应对措施: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加强监测、优化施工工艺、设置应急预案等,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降低损失。
-
环境保护措施
- 扬尘控制:制定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措施,如洒水降尘、设置围挡、对物料进行覆盖等,减少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 噪声控制: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设置隔音屏障等,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 废弃物处理:制定建筑垃圾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深基坑专家论证重点涵盖工程概况、设计方案、施工组织与管理、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这些要点共同构成了确保深基坑工程安全、高效、环保实施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