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公开信息,2025年黑龙江省土地回收试点工作主要集中在特定用途土地和黑土地保护领域,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一、试点背景与法律依据
-
政策依据
土地回收依据《土地管理法》等法规,仅在公共利益需要、土地使用期满、企业迁移或破产等法定情形下实施,并非全省统一行动。
同时,黑龙江省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化农村改革,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为土地管理政策调整提供了方向。 -
实施背景
黑龙江省作为黑土地核心区,近年持续强化耕地保护。2023年省级财政已投入超190亿元用于黑土地保护利用,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侵蚀沟治理等项目,为土地回收试点中的生态保护目标奠定基础。
二、试点范围与补偿标准
-
试点区域及类型
- 目前试点集中在部分市县,重点针对种植玉米或小麦的土地,通过“土地挂钩政策”探索回收机制。
- 补偿标准已公布:黑龙江省试点区域的土地回收补偿为每亩7.5万元,高于内蒙古(3.9万元)和吉林(5.8万元)。
-
与黑土地保护结合
试点工作与《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衔接,强调在回收过程中实施耕地质量提升、水土流失治理等保护措施,确保土地可持续利用。
三、实施进展与资金保障
-
财政支持
2024年中央财政已拨付3亿元支持哈尔滨市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而黑龙江省2025年《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高水平回收循环利用项目建设。 -
阶段性目标
试点计划覆盖20多个省市、100余县市,旨在通过分类施策探索可推广经验,目前尚处于局部推进阶段。
四、注意事项
- 土地回收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涉及个人或企业权益的,建议咨询当地自然资源部门或法律机构。
- 网传“2025年全省统一回收土地”为不实信息,实际政策以地方政府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