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保卡里的钱不仅限于门诊使用,还可以用于住院费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以及家庭共济等。以下是详细的说明。
医保卡的使用范围
门诊和住院费用
- 门诊费用:参保人员在门(急)诊挂号时,可以使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负担部分费用。门诊费用超过起付线(如1800元)后,超出部分可以按规定比例报销。
- 住院费用:在住院登记和结算时,医保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支付个人自付部分费用。住院费用的起付线为1300元,超过部分根据医院等级和在职/退休状态,报销比例在50%到95%之间。
定点零售药店购药
- 非处方药:参保人员可以在北京市的定点零售药店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购买非处方药(OTC药品)。自2024年7月1日起,参保人员还可以通过京东、美团等电商平台线上购买非处方药。
- 处方药:对于医生开具的处方药,参保人员可以在开通医保移动支付的医院通过手机线上支付购买,或者在定点药店刷卡或扫医保码购买。
家庭共济
自2022年12月1日起,北京市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可以实现家庭共济,参保人员的家庭成员(如配偶、父母、子女)可以共济使用个人账户资金,支付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
医保卡的提取和使用
提取
- 医保存折:2022年9月1日起,个人账户资金实行记账管理,参保人员不可自由支取。但在此之前已划入医保存折中的资金,参保人员仍可随时取现使用。
- 线上提现:参保人员可以通过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将医保账户余额转入银行卡,实现提现。
使用
- 日常就医:参保人员可以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使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医药费用,包括门诊、住院和购药费用。
- 线上购药:通过京东、美团等电商平台线上购买非处方药时,可以使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
医保卡的家庭共济功能
备案和使用
- 备案流程:参保人员需通过北京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或各区经办机构窗口办理家庭共济使用备案,备案成功后,家庭成员即可共济使用个人账户资金。
- 使用顺序:在定点医药机构使用个人账户时,应先使用完本人账户资金,再按备案顺序使用他人账户资金。
医保卡的异地使用
异地就医备案
- 备案流程:北京市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可以在异地就医时使用医保个人账户。参保人员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京通小程序、北京医保公共服务平台等渠道进行备案。
- 使用范围:备案成功后,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时可以享受与本市相同的医保待遇,包括门诊、住院和购药费用的直接结算。
北京医保卡里的钱不仅限于门诊使用,还可以用于住院费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以及家庭共济等。参保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查询和使用医保账户资金,并享受便捷的异地就医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