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的核减率是否正常,需结合行业规范、合同约定及项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正常审减率范围
-
常规项目
一般工程造价审计后审减率在 5%-10% 之间属于正常范围,具体受项目复杂度、施工规范性等因素影响。
-
重点建设项目
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项目,审减率通常控制在 5%-10% ,超出部分可能由施工单位承担费用。
二、异常高审减率的情况
-
超过10%
若审减率超过申报额的10%,则属于异常情况,此时审计费用通常由施工单位支付。例如,送审造价1000万元,审减133万元,审减率13.3%,超过10%的33万元需施工单位承担。
-
极端情况
极少数情况下,预算审减率可达50%以上(如某县审计发现结算项目审减率30%以上),此类情况多因项目立项不严谨、预算编制不科学或结算不真实导致。
三、法律依据与责任划分
-
费用承担原则 :
审减率≤10%:费用由甲方支付;
审减率>10%:超出部分由施工单位承担。
-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审计监督,但具体费用分担规则需结合合同约定。
四、建议与风险提示
-
合同条款 :建议在工程合同中明确审减率超过10%时的费用承担方式,避免责任不清。
-
项目前期管理 :重点建设项目应加强立项、预算编制和结算审核,降低审减率过高的风险。
综上,预算审核工程造价核减率超过10%通常被认为不正常,需进一步核查项目合规性和合同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