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超瞬时杀菌与巴氏杀菌是两种主流的牛奶杀菌技术,其核心差异如下:
一、杀菌条件对比
-
温度与时间
- 巴氏杀菌:采用62-85℃的低温,持续10-15秒。
- INF超瞬时杀菌:温度高达143-158℃,但时间极短(0.05-0.5秒,部分技术如君乐宝“悦鲜活”可达0.09秒)。
-
技术原理
- 巴氏杀菌通过低温长时间处理灭活有害菌。
- INF杀菌采用蒸汽浸入式技术:牛奶在真空蒸汽环境中自然滴落,瞬时升温杀菌,类似“蒸汽浴”。
二、活性营养保留效果
- 巴氏杀菌
保留较多活性物质(如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热敏维生素),对增强免疫力、促进营养吸收更有利。 - INF杀菌
高温瞬时处理减少热损伤,活性蛋白保留率接近巴氏杀菌,甚至更稳定;乳铁蛋白等关键营养未显著流失。
三、保质期与储存条件
- 巴氏杀菌奶
保质期7-14天,需全程冷藏保存。 - INF杀菌奶
保质期延长至19-21天(冷藏条件),杀菌更彻底且残留微生物更少。
四、口感与市场定位
- 巴氏杀菌奶
口感接近生牛乳,风味更鲜甜,但需快速消费。 - INF杀菌奶
因杀菌时间极短,口感接近巴氏奶,且保质期延长更便于储存和运输,属于技术升级产品。
五、技术标准与应用
- 巴氏杀菌已有国家标准,且明确标注为“鲜牛奶”。
- INF杀菌属于创新工艺,尚无国标,目前依赖企业标准(如君乐宝的“INF0.09秒”技术)。
总结
- 追求营养最大化:优先选择巴氏杀菌奶。
- 兼顾营养与便利性:INF杀菌奶更优,适合需要延长储存周期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