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巴氏杀菌和普通杀菌(如高温灭菌)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对两者区别的详细分析:
一、杀菌温度与时间
-
巴氏杀菌:通常采用62℃-65℃保持30分钟或72℃-75℃保持15-20秒的方式,也有说法是加热到85℃/90℃/95℃,保温10-15秒。
-
普通杀菌:如超高温瞬时灭菌(UHT),一般加热温度为135℃-150℃,加热时间3-5秒;高温短时灭菌(HTST)则多在85℃-90℃/3分钟-5分钟,或95℃/12分钟。
二、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
巴氏杀菌:由于其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时间,能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较好地保留酸奶中的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及活性乳酸菌等有益成分,使酸奶的口感、质地和营养价值更接近自然状态。
-
普通杀菌:特别是高温灭菌方式,会使酸奶中的蛋白质变性程度增加,可能导致乳清析出、颗粒增粗,影响酸奶的口感和质地,同时也会造成部分热敏性营养成分的破坏损失,降低酸奶的营养价值。
三、保质期与储存条件
-
巴氏杀菌:经巴氏杀菌后的酸奶,保质期相对较短,一般为7天左右,且需在低温冷藏条件下保存,以抑制残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
普通杀菌:经过高温灭菌处理的酸奶,由于几乎杀灭了所有微生物,包括乳酸菌等有益菌,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保质期可达数月之久。
四、生产成本与能耗
-
巴氏杀菌:操作相对简单,设备要求较低,能耗也相对较低,生产成本较为可控。
-
普通杀菌:如UHT灭菌,需要耐高温的特殊包装材料,且对设备的要求高,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导致生产成本也较高。
酸奶巴氏杀菌和普通杀菌在杀菌温度与时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选择哪种杀菌方式取决于具体的生产需求、产品定位以及对酸奶品质和保质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