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横琴的托管安排主要基于国家战略定位和区域协同发展的考量,具体原因如下:
一、法律授权与行政安排
- 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横琴口岸澳方口岸区及相关延伸区实施管辖,租赁期限至2049年,后续可续期。
- 行政区划与管辖权分离:横琴在行政区划上仍属珠海市,但实际管辖权通过租赁形式移交澳门,形成“属地归珠海、管理权归粤澳共管”的格局。
二、推动澳门经济多元化
- 拓展发展空间:澳门面积狭小(仅33平方公里),产业单一(博彩业曾占GDP的80%),托管横琴可为其提供106平方公里的发展腹地,助力会展、金融、中医药等新兴产业布局。
- 政策协同与创新:横琴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政策,促进澳门居民、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支持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
-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横琴口岸澳方区域移交澳门管辖后,两地通关效率提升,为人员、货物流动提供便利,推动大湾区一体化。
- 合作区共管机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由粤澳双方共管,澳方在规划、人事等领域拥有主导权,广东省负责公检法、党建等事务,实现优势互补。
四、长期战略与经济平衡
- 财政与土地收益分配:横琴财政独立但需与珠海分账土地收入,GDP纳入珠海统计,既保障珠海前期开发投入的回报,又避免区域利益冲突。
- 期限与续期机制:租赁期限至2049年(与澳门“一国两制”政策期限一致),确保政策连贯性,同时为未来调整保留空间。
总结
横琴托管澳门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制度创新解决澳门发展瓶颈,同时以区域合作探索“一国两制”新实践。这一安排既符合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也为两地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