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处理方式根据其社会危害性采取分层措施,具体处理规则如下:
一、基础处理方式
-
家属或监护人监管
责令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这是首要处理措施。 -
政府强制医疗
若存在以下情形,可启动强制医疗程序:- 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
- 经法定程序鉴定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
- 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性。
二、强制医疗程序流程
-
启动主体
- 公安机关发现符合条件的精神病人,需向检察院提交《强制医疗意见书》;
- 检察院审查后向法院提出申请;
- 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发现符合条件,可直接决定强制医疗。
-
临时约束措施
法院作出强制医疗决定前,公安机关可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采取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
三、特殊情形区分
-
间歇性精神病人
若在精神正常时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发病期间犯罪的,按不负刑事责任情形处理。 -
未完全丧失行为能力者
此类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四、执行与监督
强制医疗决定由法院作出后,由专门医疗机构执行,并定期评估其精神状态及社会危害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