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相关部门一直在整治莆田系医院,以下是一些整治举措和相关信息:
- 政策规范方面:2020 年 6 月,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对知名医院等机构被冒牌问题开展清理整治的通知》,对含有 “协和” 等知名医院名称相关字词的企业名称,无授权的一律不得登记;已经登记注册的营利性医疗机构,无投资关系或相关授权的,指导其变更名称,加大对仿冒混淆、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2020 年 7 月 22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名称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医疗机构名称不得使用侵犯他人利益的名称,不得使用可能产生歧义或者误导患者的名称,不得利用谐音、形容词等模仿或者暗示其他医疗机构名称。
- 地方整治行动:以莆田市为例,2024 年当地纪委监委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纪委监委推进集中整治的工作部署,积极推动整治重复医学检验检查问题。市卫健委也开展公立医院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公立医院(含基层卫生院、所)医疗设备、医用耗材、药品采购及日常诊疗行为,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保障群众健康权益。
莆田系医院曾经或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虚假宣传、过度诊疗、医疗事故频发等。过去在整治中存在一些难点,导致其不能被彻底清除,具体如下:
- 利益关系复杂:莆田系医院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涉及到众多投资者、经营者以及相关利益方。这些利益方之间盘根错节,使得整治工作面临较大的阻力。一些莆田系医院通过复杂的股权结构和关联公司来规避监管视线,形成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的游击战术。它们还善于利用金融工具进行融资和扩张,如通过上市、并购等方式获取更多资金和资源,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 医疗行业监管体系不完善:医疗行业专业性强、监管难度大,存在一些监管漏洞和不足。部分地方监管部门对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管不够严格,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使得一些莆田系医院有机会钻空子。同时,医疗广告的审核和监管也存在一定困难,莆田系医院擅长利用互联网进行虚假宣传和夸大疗效的广告推广,难以完全杜绝。
- 市场需求和定位:在男科、妇科、不孕不育、整形等专科领域,公立医院往往难以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而莆田系医院则能够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特定市场需求。它们通过良好的服务态度、舒适的诊疗环境、差异化的医疗方案等吸引了部分患者,这也使得它们在市场中能够生存和发展。
不过,随着国家对医疗行业监管的不断加强,以及公众医疗意识的提高,莆田系医院的生存空间正逐渐受到挤压。未来,整治工作将持续推进,以规范医疗市场秩序,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