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慢病报销目录和医保目录,综合相关信息整理如下:
一、医保目录分类与调整
-
国家医保目录
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医保目录新增91种药品,涵盖肿瘤、糖尿病等慢病用药26种、慢性病用药15种、罕见病用药13种等。例如,肿瘤用药占比最多,糖尿病相关药物也有新增。
-
地方医保目录
以上海为例,2025年新增慢性病用药32种(如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和抗感染、精神类等28种药品,同时提高抗癌药与罕见病药的自付比例至20%。
二、慢病报销规则
-
报销范围
-
仅限医保目录内的关联用药,如高血压患者开倍他乐克可报销,但需在目录内。
-
门诊慢性病报销需勾选“慢性病”标识,且与病种直接相关(如糖尿病可报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
-
报销比例与支付标准
-
抗癌药、罕见病药个人自付比例降至20%,封顶线提高至40万元。
-
普通慢性病(如糖尿病)通常按70%比例报销,剩余30%由个人负担。
-
-
特殊病种限制
- 部分药品因临床价值评估被调出目录,如多铁复合物(腹透析患者)。
三、门诊慢性病申报流程
-
病种认定
信阳市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共25种,需符合当地医保部门规定的认定标准。
-
费用结算
-
符合规定的门诊费用由医保统筹基金按比例支付,恶性肿瘤放化疗按项目结算。
-
定额结算额度按季度(年)使用,未使用的额度不累计。
-
四、注意事项
-
药品目录调整后,患者需关注最新版目录,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
若需使用目录外药品(如通便药、中成药),需按普通门诊自费或医保甲类报销。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家及地方最新政策,具体以参保地医保部门发布的细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