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芜湖,有多家权威医院可以治疗便血。以下是几家在治疗便血方面具有较高声誉的医院及其相关信息。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医院概况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53年,是芜湖市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910张,现有职工2068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65人,硕士313人,博士12人。
特色科室
医院设有31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56个护理单元和8个教研室。普外科、急诊医学科为安徽省十三五临床重点培育专科;麻醉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医学影像科等为芜湖市十三五临床医学重点专科。
专家推荐
高其宏副主任医师,擅长直肠肛管疾病、肛瘘、肛裂、肛周脓肿、内痔、外痔、混合痔、黑粪、直肠黏膜脱垂、直肠前突、痔疮、肠癌等。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医院概况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坐落于长江之畔的安徽省芜湖市弋矶山风景区,医院办院历史悠久,1974年更名为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1986年定名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3年增名为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特色科室
医院现为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安徽省诚信医院等。设有临床医技科室65个,教研室21个,建有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培育专科各3个。
专家推荐
许晓勇副主任医师,擅长消化内科,对便血、肠炎、肠道肿瘤等下消化道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芜湖市中医医院
医院概况
芜湖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安徽省创办最早的中医院之一。医院一院两址,全院占地面积约8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现有在岗职工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0余人。
特色科室
医院设有多个中医特色科室,如肛肠科、针灸科、消化内科等,其中肛肠科在治疗便血方面有较高声誉。
专家推荐
何芳主治医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01医院肛肠科,擅长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肛瘘切除术、肛周脓肿切除术等。
在安徽芜湖,治疗便血的权威医院包括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和芜湖市中医医院。这些医院在肛肠疾病的诊疗方面具有较高的声誉,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医疗团队。如果您遇到便血问题,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025年安徽芜湖治疗便血的医院排名
根据2025年最新检索信息,安徽芜湖治疗便血的医院综合排名如下(注:排名不分先后,具体选择需结合病情和医生建议):
-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综合医院,擅长便血、痔疮等肛肠疾病诊疗,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设备。 -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综合医院,肛肠外科技术成熟,尤其擅长肛瘘、肛裂等复杂病症的诊治。 -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三甲综合医院,消化内科和肛肠科在区域内享有较高声誉,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 -
芜湖市中医医院
三甲中医院,擅长通过中医调理改善便血症状,对慢性出血患者有独特优势。 -
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
三级康复专科医院,对术后康复或慢性便血患者提供专业护理支持。
其他参考信息
- 部分医院如宣城地区人民医院(三甲)也被提及,但需确认是否为芜湖本地医院。
- 建议优先选择三甲医院,可通过官方渠道预约肛肠外科或消化内科专家号。
提示:便血可能由痔疮、肠道疾病等引起,建议尽早就诊明确病因。
安徽芜湖治疗便血的费用大概是多少?
安徽芜湖治疗便血的费用因具体病因和严重程度差异较大,大致范围如下:
- 轻度情况(如痔疮、肛裂):保守治疗费用约几十元至200元,若需手术可能需数千元。
- 中度情况(如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费用约2000-3000元。
- 重度情况(如直肠癌):需综合手术、放化疗等,费用可能达数万元。
影响因素:
- 病因复杂程度(如痔疮、肠息肉、肿瘤等);
- 治疗方式(保守治疗、手术、微创等);
- 医院等级和地区差异(三甲医院费用通常较高)。
建议:
- 及时到正规医院明确病因,避免延误病情;
- 保持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减少复发风险。
具体费用需结合医生诊断后确定,建议提前咨询医院相关科室。
便血的原因有哪些?
便血的原因较多,常见原因及对应的疾病如下:
-
痔疮
内痔或混合痔常表现为无痛性鲜红色血便,多为便后滴血或喷射状出血;外痔一般较少出血。 -
肛裂
因便秘导致肛门皮肤裂伤,排便时剧烈疼痛并伴少量鲜红色出血,血与粪便不混合。 -
肠道息肉或肿瘤
- 直肠息肉:无痛性便血,血液与粪便不混合。
- 结直肠癌:血色暗红或混有黏液,可能伴随排便习惯改变、体重下降等症状。
-
炎症性肠病
如溃疡性结肠炎,便血常混有脓液或黏液,伴腹痛、发热等。 -
消化道溃疡或疾病
-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多为柏油样黑便,伴上腹痛。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呕血或黑便,常见于肝硬化患者。
-
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抗凝药(如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 -
全身性疾病
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可能引起全身性出血倾向。 -
其他原因
- 肠道憩室病、机械性损伤:较少见。
- 饮食或生活习惯:如大量饮酒、便秘等可能诱发或加重便血。
提示:便血可能是严重疾病的早期信号(如肿瘤),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出现便血伴排便习惯改变、体重下降时,需及时就医检查(如肠镜)。日常应避免久坐、保持规律饮食,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