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的主要健康码是“昌通码”,它是南昌市在疫情防控期间推出的一项重要数字化管理措施。南昌市还有其他的健康码和行程码,用于不同的管理和出行需求。
南昌市的主要健康码
昌通码
昌通码是南昌市在疫情防控期间推出的电子通行码,旨在方便市民安全有序出行。它整合了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报告等功能,实现了一屏展码、多码联查,极大地提高了防控效率。
昌通码的推出不仅提高了疫情防控的效率和便捷性,还体现了南昌市在数字化转型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努力。通过多码联查,减少了市民在防疫检查中的等待时间,提升了整体防控能力。
赣通码
赣通码是江西省统一的政务服务码,南昌市作为省会城市,其赣通码与昌通码并行使用,主要用于政务服务领域。赣通码的推广使用有助于提升江西省内的政务服务一体化水平,方便市民和企业办理各类政务事项,提升了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南昌市的行政区划代码
行政区划代码
南昌市的行政区划代码是360100,下辖5个区、1个县级市和2个县,分别为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新建区、南昌县和进贤县。
行政区划代码是用于统计和管理行政区域内人口、经济、文化等数据和事务的重要工具,南昌市通过明确的行政区划代码,能够更好地进行城市管理和政策制定。
南昌市的车牌代码
车牌代码
南昌市的车牌代码是“赣A”,代表江西省的省会城市。车牌代码不仅是车辆的身份标识,也反映了城市的管理层级和区域地位。赣A车牌代码的使用,进一步凸显了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省会的地位和重要性。
江西南昌的主要健康码包括“昌通码”和“赣通码”,分别用于疫情防控和服务政务。南昌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为360100,车牌代码为“赣A”。这些编码系统在城市管理、疫情防控和服务提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江西南昌的行政代码是什么
江西南昌的行政代码是360100。
江西南昌的区划调整历史
江西南昌的区划调整历史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以下是主要调整过程的梳理:
-
1949年:南昌解放后成为江西省直辖市,设立东湖、西湖、胜利、抚河4个区。
-
1955年:南昌市调整行政区划,设立东湖、西湖、胜利、抚河4个区。
-
1958年:增设青云谱区,南昌专区南昌(驻莲塘镇)、新建(驻生米镇)2县交由南昌市领导。
-
1961年:增设郊区,南昌、新建2县划归宜春专区。
-
1971年:南昌、新建(驻长堎镇)2县再次划入南昌市。
-
1980年:撤销胜利、抚河两区,分别并入东湖区、西湖区。
-
1981年:增设湾里区。
-
1983年:宜春地区安义县、抚州地区进贤县划入南昌市。
-
2002年:南昌市郊区更名为青山湖区。
-
2004年:南昌市区划调整,桃花镇、湖坊镇同盟水产场划入西湖区,塘山镇永和村、公园村、贤湖村、永溪村、长巷村、七里村六个村划入东湖区,湖坊镇楞上村、太和村、热心村划入青云谱区,东湖区青山路街办潘坊等七个居委会、西湖区上海路街办洪钢等28个居委会划入青山湖区。
-
2015年:撤销新建县,设立南昌市新建区,以原新建县的行政区域为新建区的行政区域,新建区人民政府驻长堎镇新建大道239号。调整后,南昌市辖3县6区,其中城区由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新建、湾里6个区组成。
-
2019年:撤销南昌市湾里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南昌市新建区;设立南昌市红谷滩区,将南昌市东湖区沙井街道、卫东街道和新建区生米镇划归红谷滩区管辖。
-
2021年:将新建区厚田乡划归红谷滩区管辖;撤销南昌市青山湖区蛟桥镇,设立蛟桥街道,并划归新建区管辖;撤销红谷滩区生米镇,设立生米街道,以原生米镇行政区域为生米街道管辖范围。
江西南昌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江西南昌的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呈现显著提升态势。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南昌市GDP总量达到7800.37亿元,位列江西省设区市首位,经济首位度提升至22.8%。自2012年以来,南昌GDP连续跨越5个千亿级台阶,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核心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产业结构方面,南昌已形成3个千亿级产业链,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链营收突破2700亿元,汽车及装备产业链增加值增长近2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2500亿元。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2.0%,瑶湖科学岛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进入全球百强科技集群名单。
城市综合功能持续提升,已构建"一城四站"交通枢纽体系,轨道交通总里程突破120公里,"十纵十横十联"干线路网加速成型,成功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2025年城市品牌价值显著提升,跻身中国百强城市前30名(第29位),较上年前进4位。
居民收入方面,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729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18元,分别居全省首位。常住人口年增量屡破10万,彰显城市发展活力。当前南昌正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