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山大)和山东师范大学(山师大)都是山东省内知名的高等学府,但它们在综合实力、师资力量、科研成就等方面存在显著差距。以下是对两校差距的具体分析。
综合实力
全国排名
根据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山东大学位列全国第21名,而山东师范大学位列全国第99名。山东大学的排名远高于山东师范大学,显示出其在学术声誉和综合实力上的显著优势。
学科设置
山东大学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1个,本科招生专业9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相比之下,山东师范大学拥有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山东大学在学科设置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量上远超山东师范大学,表明其在科研和学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广泛覆盖。
师资力量
教师队伍
山东大学专任教师46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含双聘)2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2人。山东师范大学现有在职教职工2831人,其中专任教师2119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417人,具有副高级职称的878人。
山东大学的师资力量在数量和层次上均优于山东师范大学,拥有更多的院士和长江学者,这对提升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科研团队
山东大学拥有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师范大学的化学学科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
山东大学在科研平台的建设上更具优势,拥有更多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这为其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科研成就
科技奖项
山东大学在202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中获奖数量和质量均遥遥领先,获得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共10项。山东师范大学以第一完成人获得10项三大奖,其中自然科学二等奖8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山东大学在科研成就上表现更为突出,获得的多项一等奖和特等奖显示了其在科研领域的领先地位。
科研项目
山东大学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全国第6。山东师范大学2024年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张建教授申报的“碳汇型生态净化系统强化去除新污染物的关键技术原理”获得重点项目资助。
山东大学在国家级科研项目和基金方面更具优势,这为其科研活动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毕业生就业情况
就业率
山东师范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83.70%。山东大学2022届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83.70%。
两校在毕业生就业率上相当,但山东大学的毕业生升学人数为4630人,占46.94%,出国(境)留学533人,占6.46%,显示出更高的升学和出国深造比例。
就业行业
山东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主要流向教育、政府和事业单位。山东大学的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4.22%,其中到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占19.15%。
山东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行业和就业质量上更具优势,有更多的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显示了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国际化程度
国际合作项目
山东大学与60余所海外高校开展人才国际联合培养项目,派出学生3400余人。山东师范大学与40余所海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举办国际会议近30场。
山东大学在国际化合作项目数量和实施规模上优于山东师范大学,这有助于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和学生的国际视野。
国际交流
山东大学经常组织学生出国交流,拥有济南、青岛、威海三个校区。山东师范大学近年来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与多所海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
两校在国际化交流和合作方面均有显著进展,但山东大学在国际化程度和合作项目的广度上更具优势。
山东大学在综合实力、师资力量、科研成就、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国际化程度上均显著优于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在师范教育和相关学科领域也有其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教师教育和教育研究方面。选择哪所学校应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来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