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目录将药品分为 A级、B级、C级 三类,分级依据为用药错误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严重伤害或一般伤害的风险程度。具体分类及代表药物如下:
一、A级高警示药品(致死风险)
-
高浓度电解质 :10%氯化钠注射液、10%-15%氯化钾注射液、25%硫酸镁注射液
-
高渗葡萄糖注射液 :浓度≥20%、50%葡萄糖注射液
-
胰岛素类药物 :甘精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等皮下或静脉用制剂
-
麻醉药 :丙泊酚、七氟烷、依托咪酯等普通、吸入或静脉用
-
抗心律失常药 :胺碘酮、利多卡因等静脉用
-
肾上腺素类药物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静脉用
-
强心苷类药物 :去乙酰毛花苷、米力农等静脉用
-
抗肿瘤药 :顺铂、紫杉醇、表柔比星等静脉用
-
硬膜外/鞘内注射药 :利多卡因(硬膜外)、地塞米松(鞘内)等
二、B级高警示药品(严重伤害风险)
-
抗栓药 :低分子量肝素、替罗非班、阿加曲班等非肠道用
-
抗肿瘤药 :顺铂、紫杉醇等传统治疗药物及内分泌治疗药物(如他莫昔芬)
-
神经肌肉阻断剂 :琥珀胆碱等静脉用
-
茶碱类药物 :静脉用
-
造影剂 :碘海醇、碘克沙醇等静脉用
三、C级高警示药品(低伤害风险)
-
镇痛药/阿片类药物 :吗啡、舒芬太尼等静脉用
-
抗感染药物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
心血管系统药物 :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
-
内分泌系统药物 :口服降糖药、甲状腺激素类药物
四、其他特殊分类
-
高危药品 :如注射用三氧化二砷(≥5mg/支)、肾上腺素(皮下注射)等
-
C级补充 :部分药品如复方氨基酸(18AA-II)、达比加群酯等
管理要求
-
医疗机构需参照《医疗机构高警示药品分级管理推荐目录》,结合本机构用药数据建立分级目录;
-
目录应每1-2年修订一次,必要时及时调整;
-
对A级药品需重点监护,B级需加强审核,C级仍需规范管理。
以上分类综合了药品的毒性、使用频度及临床风险,旨在通过分级管理降低用药错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