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观点:
-
形状说:从地图上看,葫芦岛三面环海一面连接陆地,整体形状神似一个大葫芦,中间海湾将其分隔成两部分,状似葫芦的两个“瓢”,因此得名。
-
传说故事说:相传在古代,辽东湾有个专门捕食渔民的蛇怪,百姓苦不堪言。一位叫刘良的人得到八仙之一铁拐李的宝葫芦籽,种出的葫芦藤结出了巨大的金葫芦,刘良带着宝葫芦与恶势力展开战斗,最终将蛇怪变成压在海底的山岭,这个地方后来被称为葫芦岛。
-
历史演变说: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四十五年《全辽志》中,卷一山川条目下有“宁远卫,海岸四十里,半山入海”,对葫芦岛的描述为“在海岸四十里,半山入海”。明正统八年《辽东志》中也载有“宁远卫,城东四十里曰折岗”等文字,注明了“半山入海”和“折岗”两行小字。清代时此地曾被称为“折冈”,后因地理位置等因素更名为葫芦岛。
葫芦岛的名字可能来源于其独特的地理形状、流传的民间传说以及历史上的变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