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原为乌兰察布盟。以下是关于乌兰察布盟的详细信息,包括其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乌兰察布的历史沿革
盟的形成
- 清朝康熙年间:乌兰察布盟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由先后归附清廷的蒙古四部六旗首次会盟于四子王旗境内,因该地有河流名为乌兰察布,故名。
- 会盟地点:这些部落首次会盟于四子王旗境内的乌兰察布地方,因此以河名呼其地,以地名呼其盟。
行政区划变迁
- 民国时期:民国三年(1914年),乌兰察布盟六旗属绥远特别行政区管辖;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绥远省管辖。
-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随着绥远省和平解放,乌兰察布区域全部得到解放。1950年,成立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改为乌兰察布盟。
- 撤盟设市: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乌兰察布盟正式撤盟设市,行政区划沿用至今。
乌兰察布的地理位置
地理特征
- 地理位置: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北与锡林郭勒盟毗连,东邻河北省张家口市,南接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西连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北与蒙古国接壤。
- 地貌类型:地貌类型多样,自北向南主要由内蒙古高原、乌兰察布丘陵、阴山山地和丘陵台地四部分组成。
交通枢纽
- 铁路:乌兰察布市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的重要枢纽,境内有多条铁路交汇,包括集大原高铁、京包铁路、集通铁路等。
- 公路:全市通车总里程达到18139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4117公里,实现了所有旗县市区通高速或一级公路。
乌兰察布的经济发展
主要产业
- 农牧业:2024年,乌兰察布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33.5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8.9亿斤,创历史新高。
- 工业:全市352户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3.8%和85.6%。
- 服务业:2024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0.1%。
发展战略
- 高质量发展:乌兰察布市积极推进“六个工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14.2亿元,比上年增长5.4%。
- 创新驱动: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引入智能化和绿色化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
乌兰察布市原为乌兰察布盟,历史沿革丰富,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发展迅速。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推进高质量发展,乌兰察布市在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地位不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