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补助金”是一个与医疗费用相关的经济补助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和定义:
- 1.劳动人事关系中的医疗补助金:在劳动人事关系中,医疗补助金是指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满或医疗终结后,由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职工,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 2.大病医疗补助:大病医疗补助,全称重大疾病医疗补助,是指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基础上,为了化解因大病治疗带来的经济风险而建立的一种医疗补助制度。它覆盖了多种重大疾病,如白血病、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类疾病、恶性肿瘤等。参保人员在住院或门诊特定项目治疗时,每一社保年度累计超过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的基本医疗费用由重大疾病补助金支付,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15万元。
- 3.医疗救助:医疗救助制度是指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对患病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给予医疗费用补助的救助制度。救助对象分为特殊人群和普通参保人员,救助内容包括分类资助参保、医疗救助托底保障等。
- 4.医保财政补贴:医保财政补贴是指政府根据医保政策,从财政预算中拨款给予医保基金的一种补贴形式,旨在满足医保基金的运行需要,保障国民的医疗保障权益。
- 5.针对特定人群的医疗补助金:在一些情况下,医疗补助金是指由政府或相关机构向特定人群(如低收入群体、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的用于支付医疗费用的财政资金。例如,在中国,医疗补助金主要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保)等
医疗补助金的定义和实施方式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是为了减轻个人医疗负担,保障特定人群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