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县隶属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是关于晴隆县的详细信息。
晴隆县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 晴隆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中段,黔西南州东北部,介于东经105°01′至105°25′,北纬25°33′至26°11′之间。
- 东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隔江相望,北与水城区、六枝特区划江为界,南连兴仁市,西接普安县。
地形地貌
- 晴隆县属高原峡谷区,最高海拔2025米,最低海拔543米,地形复杂,地下河系、溶洞、溶厅、落水洞、竖井、岩溶干沟等极为普遍。
- 因受北盘江及其支流的强烈切割,切深达500-700米,属深切割岩溶侵蚀山区。
晴隆县的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 晴隆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当时设属洒署,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改名为安南卫。
-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安南卫辖前、后、左、中、右五所地为6里10甲,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卫建县为地方行政机构。
- 民国初,县衙改称县公署,民国三十年(1941年)国民政府改安南县名为晴隆。
- 1949年12月15日,建立过渡性的临时机构——晴隆县人民解放委员会,1950年4月2日,组成晴隆县人民政府。
文化遗迹
- 晴隆县内有世界唯一的茶籽化石在晴隆被发现,佐证了“世界之茶源于中国、中国之茶源于云贵”。
- “史迪威公路-24道拐”是抗战时期的交通大动脉,被誉为“中国抗战生命线”。
晴隆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
- 2024年上半年,晴隆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9.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
- 农业方面,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
- 工业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下降5.5%,但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6%。
社会发展
- 2024年,晴隆县常住人口为2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07%,其中布依族人口约11万人。
- 教育和文旅方面,晴隆县积极推动教育事业和文旅产业取得新突破,加快促进教育事业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晴隆县隶属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该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也在稳步提升。晴隆县的地理位置独特,地形地貌复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地区。
晴隆县有哪些乡镇?
截至2023年10月,晴隆县辖2个街道、8个镇、3个乡、1个民族乡,共15个乡镇(街道)。具体如下:
街道
- 莲城街道
- 东观街道
镇
- 沙子镇
- 鸡场镇
- 中营镇
- 碧痕镇
- 大厂镇
- 花贡镇
- 光照镇
- 茶马镇(由原马场乡和大田乡部分区域合并设立)
乡
- 长流乡
- 安谷乡
- 紫马乡
民族乡
- 三宝彝族乡
晴隆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晴隆县的气候类型是温凉湿润的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 年平均气温:14.0℃
- 年降水量:在1050—1650毫米之间,降水多集中在5—10月
- 无霜期:287天
- 日照时数:全年日照时数4423小时,年平均日照时数1462小时
立体气候
由于地形地貌的影响,晴隆县立体气候明显,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征。
晴隆县的主要旅游景点有哪些?
晴隆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旅游景点:
-
二十四道拐景区:位于晴隆县城南,以抗战公路和观景台为核心,是自驾爱好者和历史爱好者的必游之地。
-
阿妹戚托小镇: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整乡搬迁安置点,因“阿妹戚托”舞蹈而闻名,展示了浓郁的彝族和苗族文化。
-
三望坪高山草原:位于大厂镇,海拔1800多米,风景如画,适合徒步和观赏自然风光。
-
光照湖:人工湖泊,湖光山色美不胜收,适合垂钓和乘船游览。
-
飞水岩五级瀑布群:位于光照镇,瀑布群落壮观,适合喜欢自然景观的游客。
-
安南古城:复原的古城建筑群,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适合历史爱好者参观。
-
龙洞瀑布:位于中营镇,落差500余米,气势磅礴,适合喜欢瀑布景观的游客。
-
沙子岭景区:以万亩茶园闻名,适合茶文化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