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修复中选择合适的基台需综合评估以下因素:
一、基台类型与适用场景
-
成品基台
- 由种植体品牌提供,与种植体连接界面匹配度高,价格较低。
- 适用于种植体位置理想、无明显偏差的病例,可满足基础功能需求。
-
个性化基台
- 根据患者牙龈形态、缺牙位置及美学需求定制,贴合度更优,适合前牙区或对美观要求高的病例。
- 可补偿种植体位置偏差(如偏颊/舌侧),改善修复体方向。
二、基台连接方式与种植体方位
-
连接方式
- 优先选择内连接设计,确保基台与种植体界面紧密匹配,减少微间隙,提升长期稳定性。
- 平台转移技术有助于分散咬合力,降低骨吸收风险。
-
种植体方向调整
- 若种植体长轴偏离理想角度,可选择角度基台(如17°或30°)纠正方向,但需注意侧向应力对种植体的影响。
- 美学区种植体若唇侧开孔明显,优先选用粘接固位基台以隐藏螺丝通道。
三、基台材料选择
-
钛及钛合金
- 生物相容性优异,骨整合效果稳定,适合后牙区及功能需求优先的病例。
-
氧化锆陶瓷
- 美学性能突出,颜色接近天然牙,适用于前牙区;抗磨损性强,但成本较高。
-
贵金属合金
- 耐腐蚀性好,但应用较少,多用于特殊需求或高端修复。
四、软组织形态与穿龈设计
-
穿龈高度
- 需根据牙龈厚度调整基台穿龈部分高度,美学区修复体边缘应位于龈下1–2mm,避免金属暴露。
-
软组织支撑
- 临时基台或愈合基台需匹配软组织厚度,二期手术中优先选择宽直径基台以支撑龈乳头形态。
五、手术阶段与基台选择
- 二期手术基台类型
- 临时基台:适用于种植体植入深度≤3mm且牙龈总厚度≤6mm的病例,需预留高度便于后期操作。
- 愈合基台:用于软组织较厚或需调改形态的病例,材质柔软便于调整,但需定期更换。
- 隐匿肩式基台:适合种植体植入深度>3mm的病例,可保留骨高度,需通过X光确认就位情况。
六、经济因素与医生建议
- 成品基台性价比高,适合预算有限者;个性化基台和氧化锆材料成本较高,但长期美学和功能更优。
- 最终选择需结合医生对种植体系统、患者口腔条件及咬合关系的综合评估。
通过以上多维度分析,可针对患者个体化需求(如功能、美观、预算)制定最优基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