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修复基台的型号选择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涉及多个关键因素。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选择要点:
-
预成基台
- 美学基台:外形类似天然牙龈轮廓,舌侧袖口较唇侧高,能降低金属暴露可能性,多应用于前牙区,以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
- 可调磨基台:可在患者口内调磨,便于临床医生根据缺牙区空间位置预先调磨,也方便技师后期制作最终修复体,多用于前磨牙区和磨牙区。
- 金基台:机械性能良好,常用于咬合空间有限的情况。抗旋转的金基台多用于单牙修复或粘接固位的多牙修复,而不抗旋转的金基台多用于螺丝固位的多牙修复。
- 球基台和Locator®基台:多用于种植覆盖义齿常用的基台,在选择穿龈高度时须保证基台顶部高于周边牙龈水平之上,Locator®基台要求顶部高出周围牙龈1.5mm。
- 复合基台:按基台与种植的长轴关系分为直式复合基台和角度基台,能在角度误差范围内为相邻种植体取得共同就位道,适用于多单位桥体修复及提升修复体的安放平台。
-
个性化基台
- 个性化基台是根据患者独特的种植体植入位置、牙龈形态、缺牙间隙,由医生和技师进行个别设计或调改的基台。主要包括圆筒状基台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基台等。CAD/CAM基台具有精确度高、穿龈形态好、成本低、耗时短等优势,已成为美学区修复的主要选择。
-
其他考虑因素
- 连接方式:基台与种植体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如平台转移技术的内连接等。在选择基台时,要确保基台接触面与种植体平台相匹配,以获得强大的固位力及较为理想的微间隙。
- 种植体方位:种植体的方位影响基台的选择。如果种植体位置合适,可使用预成基台;若位置偏差大,则需个性化基台来补偿。种植体长轴方向也会影响螺丝固位与粘接固位的选择以及角度基台的使用。
- 软组织形态:软组织的形态包括种植体平台上方的软组织厚度及轮廓。选择基台的穿龈高度时,需要考虑软组织厚度,以制作美观且卫生的修复体。个性化基台通常能更好地复制牙龈现有轮廓,建立良好的穿龈形态。
- 修复空间:缺牙区修复空间包括颌间距离及近远中距离。基台应留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修复体,特别是基台上方需留有1.5-2.0mm以便容纳修复材料。
- 修复类型:种植修复类型不同,适用的基台也不同。例如种植单冠修复可选用美学基台、铸造金基台等;种植联冠修复常用复合基台;种植体-黏膜支持式修复则根据其固位方式选择特定的基台。
- 固位方式:种植修复的固位方式主要有螺丝固位和粘接固位。螺丝固位可选择锥形基台、复合基台等;粘接固位可选择美学基台、铸造金基台等。锥度固位既无粘接剂残留问题又能获得良好固位力,也是一种值得选择的固位方式。
总的来说,种植修复基台型号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多个因素,以确保选择的基台能够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实现最佳的修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