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废气排放量的计算需根据具体场景选择不同公式,主要方法及对应计算公式如下:
一、通用计算方法
-
基于排放速率与时间
废气实际排放量(吨)= 排放速率(kg/h)× 生产天数(天)× 日工作时间(h)× 10⁻³
适用场景:已知单位时间排放速率时使用。 -
基于排放浓度与标杆流量
废气实际排放量(吨)= 排放浓度(mg/m³)× 标杆流量(m³/h)× 生产天数(天)× 日工作时间(h)× 10⁻⁹
适用场景:需结合排放浓度和标准流量参数计算。 -
基于产污系数(系数法)
废气实际排放量(吨)= 生产规模(t)× 污染物产污系数(kg/t)× 废气收集效率(%)×(1 - 污染物去除率%)× 10⁻³
适用场景:缺乏直接监测数据时,通过生产规模及系数推算。
二、监测法优先级与公式
-
自动监测法
E(吨)= Q(烟气流量,m³/h)× C(污染物浓度,mg/m³)× T(排放时间,h)× 10⁻⁹
说明:优先采用连续自动监测数据计算。 -
手工监测法
E(吨)= V(排放速率,kg/h)× T(排放时间,h)× 10⁻³
说明:适用于无自动监测设备的场景。
三、汽车废气排放计算
-
废气排放量(m³/h)
D = Q(车流量,辆/h)× T(运行时间,min)×(空燃比+1)× A(燃油耗量,kg/min) / 1.29
说明:空燃比通常取12:1。 -
污染物排放量(kg/h)
G = D(废气排放量)× C(污染物浓度,ppm)× F(容积与质量换算系数)
说明:需结合具体污染物浓度参数。
注意事项
- 计算方法优先级:自动监测法 > 手工监测法 > 系数法。
- 时间参数需统一单位(如小时、天),避免误差。
- 排放浓度需符合国家标准限值,并结合实际工况调整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