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九段线和十一段线是中国对南海海域权益边界的两种表示方式,以下是相关介绍:
十一段线
- 历史背景:1945 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收回南海诸岛。1947 年,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重新审定了 172 个南海诸岛地名,并绘制《南海诸岛位置图》,以十一段线明确海域范围。
- 具体位置:从图中按顺时针看十一段线的位置,起点巴士海峡 - 北吕宋海槽 - 马尼拉海沟 - 南沙与菲律宾之间 - 南沙海槽 - 南沙与马来西亚之间 - 南沙与印尼纳土纳群岛之间 - 南沙与越南之间 - 西沙与越南之间 - 北部湾中部 - 北部湾北部。
- 意义:十一段线的划定,第一次正式划定并宣示了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海疆范围。
九段线
- 由来:新中国成立后,继承了南海十一段线的主权范围,1953 年,为促进与越南的关系,中国政府去掉北部湾内两条线,十一段线变为九段线。
- 法律确认:1992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再次将九段线内的疆域范围予以正式化。
- 作用:中国在南海以九段线来表示传统疆域范围,在线内区域行使主权、管辖权和历史性权利。
地图 南海九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