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处西北内陆,但依托黄河水系及水库资源,形成了多样化的鱼类资源体系,涵盖本土特有品种和引进养殖品种。以下是主要鱼种分类及代表性品种:
一、本土特色鱼种
- 兰州鲇(兰州鲶)
属鲇形目鲇科,体侧扁、口阔,适应性强,肉食性,分布于黄河水系。其肉质细嫩,具有滋阴补虚等食疗价值,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 - 甘肃高原鳅
中国特有物种,分布于黄河上游及洮河、湟水等支流,俗名“麻鳅”,属于鳅科高原鳅属。
二、引进及规模化养殖品种
- 冷水鱼类
- 金鳟鱼:甘肃永靖县刘家峡水库及榆中县陆基圆池养殖的主要品种,以肉质鲜美著称,市场认可度高。
- 虹鳟鱼:广泛养殖于刘家峡水库和榆中县基地,适应冷水环境,产量稳定。
- 鲟鱼:刘家峡水库重点养殖品种,兼具经济价值和生态适应性。
- 三文鱼:近年通过科学养殖技术引入刘家峡水域,成为特色水产之一。
- 其他经济鱼类
- 草鱼、青鱼:榆中县陆基养殖基地通过循环水模式规模化养殖。
- 加州鲈:榆中县引入内循环孵化技术,丰富养殖品种多样性。
- 亚东鲑、山女鳟、全雌虹鳟:永靖县依托刘家峡水库开展特色冷水鱼养殖,拓展高端水产市场。
三、生态与产业结合模式
甘肃通过“水库网箱+陆基圆池”复合养殖模式(如刘家峡水库、榆中县基地),实现冷水鱼规模化生产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2023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2225亩,覆盖池塘、水库、高效蓄水池等多种类型,养殖区域集中于永靖、榆中、青城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