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开通医保涉及一系列的条件和手续,确保诊所符合医保政策并能够顺利运营。以下是详细的手续和要求。
基本条件和所需材料
基本条件
- 运营时间:诊所必须正式运营至少3个月。
- 人员资质:至少有一名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且第一注册地在该医疗机构的医师。
- 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医保管理人员,100张床位以上的医疗机构应设内部医保管理部门,安排专职工作人员。
- 信息系统:具有符合医保协议管理要求的医院信息系统技术和接口标准,能够实现与医保信息系统有效对接。
所需材料
- 申请表: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申请表。
- 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中医诊所备案证或军队医疗机构为民服务许可证照复印件。
- 内部管理制度:与医保政策对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文本。
- 信息系统材料:与医保有关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相关材料。
- 其他材料:包括医疗机构科室设置情况、法人、医疗保险负责人名单和联系电话信息,主要医疗设备清单、医疗用地、办公和业务用房面积相关材料,医务人员资格证书及执业证书等信息。
申请流程
申请阶段
- 提交申请:诊所向所在地的医疗保障局或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提交医保定点申请。
- 材料审核:医保经办机构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材料不全的内容。
评估阶段
- 现场评估:医保经办机构组织评估小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现场评估,评估时间一般不超过60个工作日。
- 评估内容:包括核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执业信息、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医保信息系统等。
协议签订阶段
- 签订协议:评估合格的诊所将被纳入拟签订协议医疗机构名单,并向社会公示。评估不合格的诊所将收到整改建议,整改3个月后可再次申请评估。
- 协议内容:协议内容包括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医疗服务项目、药品目录、结算方式、费用审核等。
注意事项
遵守政策
- 政策了解:诊所负责人需要了解国家和地方关于医保的相关政策,确保符合医保政策要求。
- 内部管理:诊所需要在内部管理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符合医保政策要求,包括制定医保管理制度、培训医保管理人员、设立医保基金专户管理等。
验收和整改
- 验收:医保部门将对诊所的医保服务进行验收,确保诊所符合医保政策要求。验收合格后,诊所正式成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 整改:初次评估不合格的诊所,自结果送达之日起,整改3个月后医疗机构可再次申请评估。二次评估不合格,1年内不能再次申请。
诊所开通医保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准备相应的材料,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申请和评估。诊所负责人需要了解并遵守相关政策,确保内部管理符合医保要求,并在评估和验收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