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决于个人的缴费情况和历史背景
视同缴费和实际缴费哪个更划算, 取决于个人的缴费情况和历史背景 。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 视同缴费的优势 :
-
过渡性养老金较高 :视同缴费年限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通常采用较高的系数(如1.4%),而实际缴费年限的系数通常为1%。这意味着在养老金计算中,视同缴费年限的权重较大,能够显著增加养老金的总额。
-
历史贡献的认可 :视同缴费年限反映了职工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前的工作经历,是国家对老一辈职工历史贡献的一种认可。
- 实际缴费的优势 :
-
个人账户积累 :实际缴费年限期间,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会计入个人账户,形成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积累。这部分养老金在退休后按月发放,是退休人员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
直接贡献 :实际缴费年限直接体现了个人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贡献,也是保障个人退休后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
- 具体案例分析 :
-
案例1 :仅有实际缴费29年,平均缴费指数1.2,假如2023年大连退休,基础养老金=8661*(1+1.2)/2291%=2763元;如果加上视同缴费11年,基础养老金=8661*(1+1.2)/2401%=3811元,过渡性养老金=(8661+86611.2)/211*1.4%=1467元,总计约为5278元。
-
案例2 :视同缴费一年能拿到123.2元,实际缴费一年只有88元,相差了35.2元。
建议
-
如果个人有视同缴费年限 ,应尽量成功认定这些年限,因为它们在计算养老金待遇时会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过渡性养老金部分。
-
如果个人没有视同缴费年限或视同缴费年限较少 ,那么实际缴费年限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积累和未来的养老金待遇。
综上所述,视同缴费和实际缴费各有优势,具体哪个更划算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