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科内质控检查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医疗文书方面
问题:
病历书写不规范,如三级查房不到位,上级医师查房签名不及时;病程记录不规范,使用药物或作检查未在病程录中记录依据等。
门诊病历、急诊留观病历过于简单,缺乏必要的中医内容,如舌苔脉象、病机、方名、证型等。
整改措施:
开展病历书写规范培训,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及病历检查标准,保证病历的规范书写,及时将住院病历归档管理。
加强对病历的日常检查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要求整改,对屡犯的通过经济处罚等手段给予惩戒。
二、诊疗操作方面
问题:
无菌操作不规范,医护人员无菌观念淡薄,操作过程中违反无菌原则,无菌用品管理不规范,如过期、污染等。
手卫生执行不到位,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手卫生设施不完善,如洗手池数量不足、洗手液及纸巾配备不充分。
整改措施:
加强无菌操作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技能,完善无菌操作设施,如无菌操作台、无菌包等,设立无菌操作监督员,定期检查和反馈。
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培训和教育,完善手卫生设施,确保洗手池、洗手液等配备充足,设立手卫生监督员,定期检查和反馈。
三、医院感染方面
问题:
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消毒隔离设施不完善,如紫外线灯、消毒液等配置不足,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管。
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医疗废物分类不清,混淆处理,医疗废物处理设施不完善,如废物桶、包装袋等配置不足。
整改措施:
完善消毒隔离设施,确保紫外线灯、消毒液等配置充足,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监管,加强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执行力度。
明确医疗废物分类,加强培训和教育,完善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如废物桶、包装袋等,加强医疗废物处理监管,设立医疗废物处理监督员,定期检查和反馈。
四、科室管理方面
问题:
科室管理不够,问题发现后不能经常性督促整改和落实,造成问题长期存在。
三基训练与考核不够,科室人员对三基知识掌握不牢固,考核流于形式。
整改措施:
加大科室管理及监督检查力度,保证核心制度的落实,对查到的问题除了当面讲解以外,一周一通报,对屡犯的通过经济处罚等手段给予惩戒。
加强三基训练与考核,不断完善考核办法,严肃考核纪律,注重培训的实效,不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抽问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