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军,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主任、泌尿肿瘤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教育背景
第二军医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2年)。
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毕业(2001年)。
工作经历
现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肾癌黑色素瘤内科主任。
曾任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副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
学术兼职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尿路上皮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前列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Melanoma World Society (MWS) 副主席。
国际黑色素瘤研究联盟亚太地区主席。
国际黑色素瘤基金会海外咨询顾问。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NCCN肾癌诊治指南中国版》执笔人。
《中国黑色素瘤诊治共识》及《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编写组执笔人。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黑色素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皮肤、泌尿生殖肿瘤的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
在个体化靶向治疗和生物免疫靶向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代表性研究成果
明确了中国黑色素瘤与欧美黑色素瘤流行病学及遗传学特点的区别。
对于我国常见的肢端黑色素瘤和粘膜黑色素瘤辅助治疗模式提出了新观点,并通过临床试验证实。
对于我国转移性黑色素瘤提出并初步建立了“个体化靶向治疗”的中国模式,使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生存期明显延长,并使我国黑色素瘤领域的研究同步于国际领先水平。
发现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能够有效治疗C-KIT变异的晚期黑色素瘤。
发现mTOR信号通路活化是黑色素瘤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机制。
荣誉与奖项
入选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优秀人才计划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
获得2013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2014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4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等。
发表论文
重要成果发表于《J Clin Oncol》、《Blood》、《Annals of Oncol》、《Nat Commun》、《Clin Can Res》等重要SCI期刊,累计影响因子500余分,累计引用次数超过2000次。
其中4篇文章被引入美国NCCN黑色素瘤、肾癌和头颈部肿瘤诊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