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紧急处理
-
清洗伤口
立即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叮咬处,持续2-3分钟以清除毒液。若伤口有蜇刺,可用镊子小心挑出(避免挤压)。 -
冷敷消肿
用冷水冲洗或冰块冷敷叮咬部位,减轻肿胀和疼痛。 -
消毒防感染
清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避免感染。
二、缓解瘙痒与炎症
-
外用药物
- 止痒消肿:涂抹炉甘石洗剂、薄荷膏或含避蚊胺的驱蚊产品。
- 抗炎抗过敏: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激素类药膏。
- 合并感染:若红肿严重或化脓,可涂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膏。
-
口服药物
瘙痒难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片)缓解过敏症状。
三、日常护理与预防
- 保持伤口清洁
避免抓挠或沾水,防止二次感染。 - 环境防护
清除积水、填平洼地,减少蠓虫孳生环境;户外活动时穿长袖长裤,使用驱蚊剂。 - 饮食建议
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促进皮肤恢复。
四、何时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诊:
- 瘙痒、红肿持续加重或超过3天未缓解;
- 伤口感染(如流脓、发热);
- 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面部肿胀)。
通过以上处理,可有效减轻症状并加速恢复。若需用药,请遵医嘱,避免自行滥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