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患者长期适量食用肉桂可能有助于缓解焦虑症状,但需警惕过量摄入的肝脏毒性风险。 肉桂中的香豆素和挥发油成分被证实具有抗炎、抗氧化及调节神经活性的作用,但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1茶匙(约3g)以内。
-
改善情绪与抗焦虑机制
肉桂中的香豆素能促进神经系统兴奋性,辅助缓解焦虑和疲劳。动物实验显示,肉桂精油可通过调节脑电图活动减少焦虑样行为,其作用类似部分抗焦虑药物。中医理论认为,肉桂的“温阳”特性可改善气血循环,缓解阳气不足导致的畏寒、失眠等焦虑伴随症状。 -
潜在健康收益
除情绪调节外,肉桂的抗氧化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可降低体内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间接改善与焦虑相关的慢性炎症状态。其降血糖特性也可能对焦虑症合并代谢异常患者有益。 -
风险与注意事项
长期过量食用(每日超过7g)可能导致肝损伤,因香豆素在体内代谢需肝脏参与。孕妇、哺乳期女性及热性体质者应避免高频摄入。中医提醒,肉桂性热,盲目滥用可能引发口干、失眠等“上火”症状,需辨证使用。
建议焦虑症患者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将肉桂作为膳食补充,优先选择低香豆素含量的锡兰肉桂,并避免与抗凝血药物同服。若出现食欲减退或皮肤黄染,需及时检查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