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长期适量食用肉桂可能有助于辅助降压,但需严格控制剂量(每日1-3克)并避免过量,否则可能引发血压波动或内火旺盛。其活性成分肉桂醛能放松血管壁,研究显示持续6周摄入可使收缩压平均下降5.39mmHg,但阴虚体质或孕妇需慎用。
-
双向调节血压机制
肉桂中的肉桂醛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度、降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间接减少血管阻力。但过量可能因增加冠脉血流导致血压波动,建议高血压患者以调味形式少量添加,如每日1克肉桂粉搭配燕麦或柠檬水。 -
剂量与食用方式关键
临床研究支持每日1-3克肉桂粉(约1/4-1/2茶匙)分次摄入,持续6周以上可见降压效果。推荐晨起空腹饮用肉桂柠檬水,或炖肉时替代味精,避免与高盐高脂食物同食加重代谢负担。 -
协同健康管理必要性
肉桂不能替代降压药物,需配合限盐(每日<6克)、控体重等生活方式干预。合并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因肉桂可能增强降糖药效,导致低血糖风险。
合理使用肉桂可作为高血压管理的膳食辅助,但需个体化评估体质与用药情况,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出现头晕等不适及时调整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