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长期适量食用肉桂可能带来多重健康益处,包括调节血糖血脂、抗氧化护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等,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胃肠刺激、出血倾向或药物相互作用等风险。
-
调节血糖与血脂:肉桂中的活性成分(如MHCP)能模拟胰岛素功能,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帮助稳定血糖。其多酚类物质可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
抗氧化与抗炎护血管:肉桂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和肉桂醛,能清除自由基,减轻血管炎症,延缓心脑血管病变。动物实验显示,长期补充肉桂可降低腹部脂肪和血液炎症指标。
-
潜在风险需警惕:
- 胃肠刺激:过量可能引发恶心、腹泻,尤其对消化功能较弱者。
- 出血倾向:某些成分可能影响凝血功能,与抗凝药物同服需谨慎。
- 血糖波动:低血糖患者或降糖药使用者需避免叠加效应。
总结:肉桂作为天然食材,对心脑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但需严格控量(每日建议≤3克)并关注个体差异。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食用,避免与药物冲突或加重原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