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罗威纳咬出血后,判断是否"没事"需综合评估伤口深度、出血情况、感染风险及狂犬病暴露等级。若伤口较浅、及时消毒处理且犬只疫苗接种齐全,风险较低;但若伤口深、出血量大或犬只健康状况不明,必须立即就医。
- 伤口初步判断
- 观察伤口深度:表皮划伤(仅渗血)可自行处理,深至肌肉或脂肪层需医疗干预
- 检查出血状态:按压10分钟后仍血流不止提示血管损伤,需缝合
- 注意异物残留:犬齿可能折断残留,伤口持续疼痛需X光排查
- 感染风险排查
- 48小时内出现红肿热痛、脓液或发热,提示细菌感染
- 特殊警惕:犬咬伤口易感染巴斯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 糖尿病/免疫力低下者感染风险倍增
- 狂犬病暴露分级
- II级暴露(破皮无出血):立即清洗+狂犬疫苗
- III级暴露(贯穿伤/黏膜接触):疫苗+免疫球蛋白双重防护
- 肇事犬10日内死亡需立即升级防护措施
- 犬只背景核查
- 确认犬只狂犬疫苗接种史(要求出示免疫证明)
- 观察犬只后续10日精神状态(异常兴奋/畏水需预警)
- 流浪犬/未免疫家养犬按最高风险处理
即使表面结痂也不等于安全,狂犬病毒潜伏期可达数月。建议所有见血伤口均完成专业暴露评估,24小时内接种疫苗可100%预防发病。伤口愈合后仍需警惕破伤风风险,深度咬伤需补打破伤风抗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