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边牧抓咬后判断“没事”的核心标准是:伤口未出血且狗狗已接种疫苗且10日内无异常,否则需立即处理并接种疫苗。 关键点包括:观察暴露等级(破皮/出血)、狗狗健康状态(是否接种疫苗、10日内是否存活)、伤口处理时效(黄金15分钟冲洗)以及个人免疫风险(头面部受伤需优先处理)。
-
暴露等级判断
若皮肤完好无损(一级暴露),仅需清洗即可;破皮但未出血(二级暴露)需接种疫苗;出血或黏膜接触(三级暴露)必须加打免疫球蛋白。边牧舔舐爪子后抓伤人同样存在风险,因唾液可能残留病毒。 -
10日观察法适用条件
仅限家养且已接种疫苗的边牧。若狗狗10日内无狂犬病症状(如流涎、攻击性、行走困难),可终止后续疫苗注射;但观察期间仍需完成首针接种,不可拖延。 -
紧急处理步骤
- 冲洗:立即用20%肥皂水或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避免病毒深入神经。
- 消毒:碘伏涂抹3次,忌包扎伤口。
- 就医:48小时内接种疫苗,头面部受伤或流浪犬咬伤需优先处理。
-
高风险信号
边牧若出现异常行为(如异食癖、夹尾流涎)或为未免疫的幼犬/流浪犬,即使轻微抓咬也需按最高暴露等级处理。儿童被咬需额外警惕,因身高易伤及头面部。
总结:安全第一,勿存侥幸!任何破皮暴露均建议启动免疫程序,边牧的健康记录与伤口处理速度是关键。若无法确认狗狗免疫史,直接按三级暴露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