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家狗咬伤后若出现肿胀,需立即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彻底清除唾液和污物,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并保持伤口暴露避免感染。若肿胀持续或伴随发热等症状,必须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疫苗及破伤风抗毒素。
- 彻底冲洗伤口:使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深部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清洗,确保去除残留唾液和细菌。冲洗后避免使用软膏或包扎,以利排毒。
- 严格消毒处理:冲洗完成后,用碘伏(0.025%~0.05%)或75%酒精由内向外擦拭伤口,减少病毒和细菌残留。若伤口较深,需配合医生进行深层消毒。
- 及时就医评估: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仍需在24小时内就医。医生可能建议注射狂犬疫苗(5针程序)和破伤风抗毒素,尤其头颈部或严重咬伤需加注免疫球蛋白。
- 肿胀与感染管理:初期可冰敷缓解肿胀,但避免冻伤。若肿胀持续、化脓或伴随发热,提示感染,需口服抗生素并复诊。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抓挠或沾水。
-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孕妇、儿童或免疫低下者被咬后需更谨慎,就医时需说明健康状况,医生可能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家庭宠物咬伤不可轻视,规范清洗和消毒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步骤,但最终需依赖专业医疗干预。即使伤口轻微,也应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并观察宠物健康状况,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