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里的狗挠伤后存在传染狂犬病的风险,但需结合狗的免疫状态、伤口严重程度及时处理。 关键点在于: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即使家养犬也可能携带病毒;轻微抓伤(Ⅱ级暴露)仍需接种疫苗;伤口处理与疫苗接种越早越好,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家养犬挠伤后的传染风险取决于以下因素:
- 狗的疫苗接种情况:未接种疫苗或免疫不全的犬只风险更高。即使宠物表面健康,狂犬病毒潜伏期可能无症状,无法肉眼判断。
- 伤口暴露等级:
- Ⅰ级暴露(皮肤完好未被抓破):无需特殊处理。
- Ⅱ级暴露(轻微抓伤无出血):需立即清洗伤口并接种疫苗。
- Ⅲ级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触):必须注射免疫球蛋白+疫苗。
- 处理时效性: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可降低90%病毒量,24小时内接种疫苗效果最佳,但超期仍建议补种。
预防措施包括:
- 宠物定期接种狂犬疫苗,幼犬满3月龄即需首次免疫。
- 避免与宠物过度亲密,如让狗舔舐伤口或黏膜。
- 高风险人群(如兽医)建议提前接种暴露前疫苗。
总结:任何皮肤破损的抓伤均需规范处置,不可因“家养”忽视风险。及时就医、全程接种疫苗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