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狗咬伤后若未接种狂犬疫苗,存在感染狂犬病的风险,而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 即使家犬接种过疫苗,若其健康状况不明或存在潜伏感染,仍可能传播病毒。关键在于及时处理伤口并评估暴露等级,必要时全程接种疫苗以阻断病毒。
-
狂犬病的致命性
狂犬病毒通过唾液侵入神经系统,潜伏期通常1-3个月(少数数年),发病后会出现恐水、痉挛、瘫痪等症状,病程短且无特效治疗手段。全球范围内,狂犬病致死病例中99%由犬类传播。 -
家养犬的风险评估
若家犬定期接种疫苗且无异常行为(如无故攻击、流涎),风险较低但仍需谨慎。若犬只未接种疫苗、来源不明或出现异常,必须立即就医。即使伤口轻微,病毒仍可能通过破损皮肤侵入。 -
暴露后的紧急处理
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减少病毒量。根据暴露等级(如出血属Ⅲ级)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最佳接种时间为24小时内,延迟仍有效但需尽快。 -
疫苗接种的必要性
疫苗能刺激抗体产生,全程接种(4针或5针程序)保护率接近100%。中断接种或侥幸心理可能导致免疫失败,尤其头面部咬伤风险更高。
总结:安全起见,被家犬咬伤后应彻底清洗伤口并咨询医生,根据暴露情况决定是否接种疫苗。狂犬病可防不可治,主动预防是唯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