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里的狗咬伤后,第一时间应彻底清洗伤口并尽快接种狂犬疫苗。关键处理步骤包括:挤压排毒、肥皂水冲洗15分钟、消毒暴露伤口,并根据咬伤程度选择是否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仍需按暴露等级处理,以阻断狂犬病毒传播风险。
-
立即处理伤口: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深部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清洗。避免用嘴吸污血或包扎伤口,以利排毒。冲洗后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降低病毒残留风险。
-
评估暴露等级:
- 轻微抓咬无出血(II级暴露):清洗后接种狂犬疫苗;
- 贯穿伤或粘膜污染(III级暴露):需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并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
-
疫苗接种时效:
- 未接种过疫苗者需按“5针法”(0、3、7、14、28天)全程免疫;
- 五年内接种过者可简化加强2针。超过24小时仍可补种,首针剂量需加倍。
-
后续观察与就医:即使完成应急处理,仍需监测狗的健康状态10天。若狗出现异常死亡,立即报告疾控部门并强化治疗。
提示: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任何家养宠物咬伤均不可侥幸。处理同时记录狗疫苗接种史,便于医生精准判断。文明养犬需定期为宠物免疫,遛狗时牵绳避免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