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狗咬伤后出现肿胀,需立即采取行动:冲洗消毒伤口并尽快接种狂犬疫苗。即使伤口轻微,肿胀可能预示感染或病毒侵入风险,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必须遵循“暴露后预防”原则。以下是关键处理要点:
-
紧急伤口处理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彻底清除唾液和污物。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伤口以保持开放引流。冰敷可缓解肿胀,但需防止冻伤。 -
疫苗接种时效性
最佳接种窗口为24小时内,延迟至第二天仍有效,但越早越好。需完成全程接种(5针法或“2-1-1”程序),不可中断。若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颈部,需同时注射免疫球蛋白。 -
感染双重防控
除狂犬疫苗外,深伤口或污染严重者需接种破伤风疫苗。医生可能建议短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预防细菌感染。 -
特殊注意事项
孕妇、儿童、老人接种安全性无差异,但需告知医生过敏史。接种期间忌酒、辛辣食物,避免剧烈运动。 -
后续观察要点
监测咬人犬10天内健康状况,若其异常死亡需立即上报。自身出现发热、头痛或伤口化脓需复诊。
提示:即使家养犬已接种疫苗,也无法完全排除风险。肿胀是机体警示信号,切勿因侥幸心理延误救治。狂犬病潜伏期长且无特效药,暴露后预防是唯一救命手段。